2022教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试题
发布时间:2022-09-26 00:00:00
预览人数:0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A.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对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自主精神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师观。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体现在以下几点: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故本题选A。

2.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先行预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符合桑代克所提出的学习规律中的( )。

A.发现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2.【答案】D。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学习规律。桑代克提出三大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D选项,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题干中让学生先行预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属于准备律。故答案为D。

3.高中生可以摆脱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此时,其思维一般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摆脱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故本题选D。

4.自然科学课上,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时,通过录像让学生观看植物的生长过程。这种教学充分利用了(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三种直观形式。直观性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选项A,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通过录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并没有直接呈现实物本身,所以体现的是模象直观。故本题选A。

5.小刘在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认为是自己持久练习的结果,这种归因是( )。

A.可控的、不稳定的

B.不可控、内部的

C.外部的、可控的

D.稳定的、外部的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努力归因。努力归因是可控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小刘认为是自己持久练习的结果,是努力的结果。故本题选A。

6.某学生比较注意按成人眼中“好孩子”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寻求家长和老师的表扬,根据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生最可能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前习俗水平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习俗水平 维护权威定向阶段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C选项,处在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根据题意,C为正确答案。

7.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意义。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故本题选C。

8.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渐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材料中的话体现了生产性。故本题选C。

9.由于张明老师新理了一个很有个性的发型,尽管讲课时讲的很投入,但小刚同学还是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老师的发型上。小刚的这种状态属于( )。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持续 D.注意的分配

9.【答案】A。解析: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吸引,学生在课堂上不关注学习,而关注教师的发型,便是注意的分散。注意力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题干的“不由自主”表明了学生并非有意识、主动地看老师的发型,因此,不是注意的转移。注意的保持强调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对象的时间,与题干表述的恰恰相反。注意的分配是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而题干只提到了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教师发型上,没有提到学生同时又注意学习,所以不是注意的分配。故本题选A。

10.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10.【答案】D。解析: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题干中,教师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体现了感觉对比。故本题选D。

11.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疏导 B.因材施教 C.长善救失 D.知行统一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德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开展“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有讲述,之后又活动联系实际,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知行统一原则。故本题选D。

12.儿童在某一时期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会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扶起来,并且摸着椅子自言自语:“不痛不痛,伤口快好”;打碎了杯子,会可怜兮兮地问妈妈:“妈妈,杯子死掉了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阶段的儿童更可能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成人)。其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1)早期的符号功能。(2)自我中心性。(3)思维的片面性。(4)泛灵论,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5)不能进行可逆运算。(6)守恒概念没有形成。(7)集体独白。题干描述符合泛灵论,属于前运算阶段。故本题选D。

1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A.自然适度 B.克服羞怯 C.真实坦诚 D.留有余地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和“适度”。所谓自然原则,就是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适度原则是指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方法:(1)克服羞怯。(2)真实坦诚。(3)留有余地。A选项为原则,其他三项均为方法。故本题选A。

免费获取更多精品考题
标签:
中学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备考
点赞
还没有评论内容呢,点击 开始评论 哦~
相关推荐
2023上半年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03-17 00:00:00
2023上半年中学教资笔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03-17 00:00:00
2023上教资练习题和答案17
2023-03-10 00:00:00
2023上教资练习题和答案15
2023-03-10 00:00:00
2022下半年中学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03-09 00:00:00
2022下半年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03-09 00:00:00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习题-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23-02-22 00:00:00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习题-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3-02-22 00:00:00
中学教师资格练习题
2023-02-03 00:00:00
教资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2023-02-03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