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教资考试习题及答案193
发布时间:2022-10-14 00:00:00
预览人数:0

科目一(1-2)

1.下列学生观与对教师的启示呼应错误的是( )。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C.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D.学生是完整的人——坚持容错教育

2.王老师在新一轮的教师考核中成绩不是很理想,校长决定让她参加下一次的校内组织的培训计划。王老师欣然接受,但是在培训过程中,王老师不认可培训师的讲解,也不和其他老师讨论,当其他老师提出意见时还振振有词地辩驳,公开表示自己对这次培训的不满。对于王老师的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与同事的合作

B.王老师对培训不满,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态度不端正

C.王老师没有做到尊重其他同事

D.王老师没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意识

科目二(3-9)

3.《学记》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教学相长

B.长善救失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4.根据教学的需求,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以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5.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表现形式的一项是( )。

A.学校的校风

B.公开课课堂

C.教师的价值观

D.教室的布置

6.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里强调教学应重视( )。

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

7.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政策是( )。

A.实行国家课程统一管理

B.实行省级课程管理

C.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实行校本课程管理

8.“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法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9.《论语》中记载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疏导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科目一(10)

10.材料: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第二中学一教师要求学生下跪,并打骂学生,引起社会关注。事情发生于9日上午第4节课下课后,高一四班的几个学生没有做历史作业,班主任接到反映后,把这些学生叫到教室外面批评,并且让学生跪下。学生把这个事情放在了网上,校长得知以后第一时间要求分管年级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清查,严格问责。教育局和学校都高度重视。事后校长已经和涉事教师向家长做了检讨,学校也已经给被体罚的学生做了心理辅导。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的角度,评析班主任老师的行为。

科目一(1-2)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

选项A,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启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故A正确。

选项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故B正确。

选项C,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故C正确。

选项D,学生是完整的人,强调老师要用完整的眼光、综合的角度看待学生。容错教育基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认为学生犯错误只是暂时的,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故本题选D。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的教师观。题干中王老师欣然接受了培训计划,说明王老师内心还是具备提高业务能力的意识的,只是表达观点的方式欠妥,缺乏合作意识,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王老师对于培训师的不认可应该私下求教或采取合理的方式表达,拒绝与同事讨论的做法也是缺乏合作意识、不尊重同事的表现,因此ABC说法正确,只有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D选项。

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D。

科目二(3-9)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A选项,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B选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C选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D选项,启发诱导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结论。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因此本题选择D项。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的分类。

A选项,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B选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C选项,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D选项,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题干中“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以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参观法。故答案选择A。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中的隐性课程。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选项A,学校的校风属于观念性隐性课程。

选项B,公开课课堂属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属于显性课程。

选项C,教师的价值观观念性的隐性课程。

选项D,教室的布置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

综上,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选项B公开课课堂。故本题选择B选项。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题干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句话的意思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其中,“授人以渔”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注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传授知识是指将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知识教给别人。

C选项,培养个性是指任何一种个性特征都不是在某一短时期内形成的,它是儿童受家庭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学校教育的熏陶以及个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塑造而成的。

D选项,形成品德是指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A、C、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B。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改中的课程管理。

我国新课改课程管理实行的是三级管理制度。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构成基础教育课程的三级管理主体,从原来中央集权单一主体管理的体制改变为多主体的分权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选项C,符合新课程管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AB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答案选择C。

8.【答案】B。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都是指先前学习对以后学习的促进,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

A选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B选项,集体教育原则是指在德育实施中要面对学生的集体进行教育,同时依靠并通过集体教育其中的个别成员。

C选项,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D选项,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的意思是老师善于一步步引导和教育我们,用渊博的文献知识来使我们有文采,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教导我们,使我们想停止都不可能。符合疏导原则的含义。故本题选择A选项。

科目一(10)

10.【参考答案】

班主任的做法不对,严重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且严肃对待。

首先,新课改提到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帮助体现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既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面进行引导,还要引导学生怎样做人与做好人。学生没有做历史作业,班主任接到反映后,把这些学生叫到教室外面批评,并且让学生跪下,直接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反而适得其反。

其次,新课改提到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相对以往教师权威的不可侵犯。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尊重那些被世俗观点所认为的“问题学生”,如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等。尊重学生还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没有做历史作业,班主任让学生跪下这样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最后,新课改提到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事后涉事教师向家长做了检讨,说明老师还是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免费获取更多精品考题
标签:
幼儿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备考
点赞
还没有评论内容呢,点击 开始评论 哦~
相关推荐
2023上半年幼儿教资笔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23-03-17 00:00:00
2023上半年幼儿教资笔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03-17 00:00:00
2023上教资练习题和答案21
2023-03-10 00:00:00
2023上教资练习题和答案20
2023-03-10 00:00:00
2022下半年幼儿教资《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03-09 00:00:00
2022下半年幼儿教资《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03-09 00:00:00
2022年下教资考试习题及答案193
2022-10-14 00:00:00
2022年下教资考试习题及答案192
2022-10-14 00:00:00
2022年下教资考试习题及答案191
2022-10-14 00:00:00
2022年下教资考试习题及答案190
2022-10-14 00:00:00